戍边人的“记录者”:帕米尔的风与唐警官的笔
帕米尔高原的风,总裹着雪粒掠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喀什垦区的界碑,呜咽声里埋着一茬又一茬戍边人的故事。喀什垦区公安局政工室一级警长唐志文,便是这些故事的“记录者”。从警十七载,他背着相机踏遍戈壁荒滩,笔记本上沾着团场的草屑与晨露,键盘敲出的文字里满是战友的体
帕米尔高原的风,总裹着雪粒掠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喀什垦区的界碑,呜咽声里埋着一茬又一茬戍边人的故事。喀什垦区公安局政工室一级警长唐志文,便是这些故事的“记录者”。从警十七载,他背着相机踏遍戈壁荒滩,笔记本上沾着团场的草屑与晨露,键盘敲出的文字里满是战友的体
一千三百年前,李白写下这二十个字时,或许未曾想到,这首《关山月》不仅照亮了盛唐的边塞苍茫,更在千年之后,成为一面映照现代人精神困境的镜子。